小米的CDR招股说明书目前尚未发布发行规模、发行价格等要素,而这些是市场各方关注的关键点。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监管部门要求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本着审慎定价、公平配售、有利于市场稳定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原则科学设计发行方案,确定合理的发行价格和估值。基于此,CDR的发行定价既不可能完全按照A股市场现有的发行定价,也不会完全按美股市值来进行估值和定价,其询价结果极有可能介于两者之间。近一阶段“独角兽”工业富联的发行定价机制可作参考。
虽然CDR发行将采用询价机制,但由于BATJ等企业此前已在海外上市,小米等企业采取“H股+CDR”发行模式,业内普遍认为,这些企业CDR发行定价将受海外市场估值“牵制”。
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表示,试点创新企业或充分通过询价来发现价格,已有国际定价的标的CDR价格会与海外现有价格基本一致或略有折价。
“因为有海外市场估值作为参照,CDR的估值不会偏离很多。在海外市场增发,5%-10%的折价属正常。”一位曾就职于美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说,从这个角度而言,考虑到海外上市中概股的估值并不算低,预期CDR发行估值会有所折价,但估值过低并不现实。不过,潜在通过CDR回归或IPO的公司均是各行业龙头,代表当前国内最有价值的一批公司,其成长前景值得期待。
从上市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此前存托凭证与基础股票股价联动性较强,汇丰控股、中国联通、中芯国际、中国人寿ADR股价与香港上市基础股票股价的相关性均在0.95以上。市场人士指出,这预示着今后小米等采用“H股+CDR”发行模式的公司股价走势。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指出,CDR发行和创新企业IPO将引入询价机制,以实现发行价和估值的合理。换言之,针对普通A股IPO的窗口指导(即发行市盈率不得高于23倍)将不适用于CDR和创新企业的境内上市。
此外,在发行节奏方面,华东某券商人士表示,以小米为例,参照药明康德36天过会,预计小米CDR拿到批文要到7月中旬,再加上后续路演、询价等还需近一个月,所以上市时间可能晚于此前7月中旬的市场预期。
监管层此前明确表示,发行审核会严格把关,审慎选取试点企业,充分考虑国内国际市场情况,把握好试点的数量和节奏,平稳有序地开展试点工作,不会一哄而上。因此市场人士普遍预期,第一阶段CDR的示范效应将大于对规模和数量的追求,发行规模和节奏会从严控制。郑积沙认为,考虑市场供给压力等问题,预计年内通过CDR登陆A股的公司不超过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