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2017年中期业绩持续强劲,寿险保费和价值率扩张,带动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产险承保利润率改善,反映非车险的贡献。我们重申对中国太保的“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44.9港元。
2017年上半年业绩强劲,寿险持续坚实增长,产险表现改善。中国太保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较市场预测共识高8%,主要由于投资收入反弹(同比增长15%,2016年上半年同比倒退32%)和寿险盈利回稳。管理层表示若利率保持在现水平,储备金成本上升的概率不大。我们预期下半年集团引入新折现率曲线后的寿险盈利将加快增长。集团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持续快速增长,助力内含价值增长10%。长期保障型产品的贡献率上升令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上升3.8个3.3个百分点至292%和297%,因为偿二代结转剩余边际为实际资本。
寿险表现理想。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9%,表现好过同业,主要受到保费增长(年度保费等值增加51%)和价值率扩张(8个百分点)的带动。个险团队持续快速扩张(较2016年下半年增加33%),令中国太保成为个人业务为主的纯寿险公司。管理层表示公司下半年将更着重改善生产力,建立主管制度,提升销售技巧。上半年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上升8个百分点,因为集团重点投放长期期交保障型产品,优化产品和保费结构。期交保费占首年保费比率维持在97%。另外,上半年传统产品的保费增长35%,其中长期健康险的保费增加73%。中国太保按产品口径披露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其中传统产品的新业务价值增加21%,主要由于价值率扩张24个百分点,而分红型产品的新业务价值跳增111%,因为首年保费增长87%。管理层表示保障型产品的强劲需求主要体现在寿险和金融保障型产品,令分红型产品销售大幅增长。管理层将继续提升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比重并延长支付期,主要通过改善销售技巧和优化产品结构。
产险承保利润率改善。集团产险保费加快增长(由2016年上半年2%扩大至2017年上半年的8%),其中非车险增长9%,车险增长6%。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98.7%,索赔率和费用率分别改善0.3和0.4个百分点,因为非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表现较好,抵消车险综合成本率的上升。管理层预期车险二次费改将略为增加车险综合成本率的压力,但太保将通过交叉销售、电网销和车商渠道改善效益。
作者:工银国际研究员 周琴
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分析师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工商银行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报告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工商银行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工商银行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