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销售维持稳定。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月乘用车销售258.9万辆同比持平,环比增加9.7%。其中SUV销售同比增加8.9%至111万辆,轿车销售同比降低4.8%至122万辆。相信本月行业批发端增长不高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去年基数较高,而且不同于去年同期火热的气氛,今年在严重的行业分化下车企冲击销量的欲望下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实际终端销售同比4%的增长,反映需求端依然有明显改善。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11月份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49.8%,仍低于50%警戒线以下,反映行业库存处于较稳健水平。考虑旺季效应迭加明年将取消购置税优惠的刺激,我们相信12月会看到更明显的需求端释放。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仅自主品牌,德系和美系品牌的销售增长保持了正增长,11月分别增加5%、4.3%和0.9%。日系由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本月同比下滑3%,但今年1-11月销量还是保持了12.6%的同比增长。韩系和法系品牌由于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的下降,本月销售同比继续下跌29.8%和12.2%。
新能源车井喷式增长:
根据中汽协数据,11月新能源车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30.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75%,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1.7万辆,同比增长154%。2017前11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为60.9万辆,同比上升51.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完成50.4万辆,同比增长59.4%,插电式混动车销量完成10.5万辆,同比增长21.8%。根据乘联会数据,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1万辆,同比上升87%,环比上升25%,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6.6万辆,同比增长71%。插电式混动车销量1.5万辆,同比增长222%。明年补贴继续退坡带来的提前抢装现象明显体现,预计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在最后一个月将加速释放,70万的年销售目标已经没有压力,基本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
第十一批目录:
在12月4日工信部发布的第十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共包括了79个品牌165个车型。其中乘用车28款,占17%,客车79款,占48%,其余为专用汽车。乘用车中有27款为纯电动,85%采用三元锂电池,平均续航里程为247公里。客车中86%为纯电动,84%依然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平均续航里程稳步提升,高续航里程(大于250km)车型稳步增加至80%以上。
个股推荐。
年底将取消购置税优惠,有利于旺季更明显的需求释放。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在最后一个月也将加速释放,基于明年补贴继续退坡带来的提前抢装。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在2018年处于行业调整期,乘用车行业的整合,自主车产品线的向上突破,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车行业复苏会为行业带来持续动力。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豪华汽车品牌和自主车龙头品牌,同时继续看好华晨汽车(1114.HK)和广汽(2238.HK),同时关注长城汽车(2333.HK)的新车型上量。我们首选的新能源汽车股是比亚迪(1211.HK),基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成本持续下降以及业务多元化。
作者:工银国际研究部研究员 施晔
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分析师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工商银行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报告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工商银行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工商银行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