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基金

您所在的位置:
景顺基金黎海威:量化的背后是理解市场
 

  景顺长城旗下量化基金能做到逆市突围,得益于一贯以来的均衡配置风格,而这一风格的背后是开放的量化框架和心态。

  黎海威表示,做投资出现回撤很正常,因为没有一个风格能够永远赚钱。市场会给量化投资者提出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果想获得超越市场的长期收益,必须理解市场,“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与开放的框架,因时因地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因此,黎海威非常强调投研的逻辑链条,应对变化的前提是要理解变化。“很多人做量化从数据出发,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把过去的规律过度外推到未来的话,某个点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回撤,跟原先想的会不太一样。”

  比如,过去十几年小盘股不败的根源实际在于IPO制度。过去新股的审批制导致壳资源价值畸高,但今年以来,A股的定价机制发生了本质变化,小盘股一路下跌,壳价值大大削减,过于依赖数据回测而偏重小盘因子的量化模型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当策略的逻辑链条没有被打破的时候,一定的回撤有时候是需要忍受的。但是如果这个逻辑链条被打破了,这个因子就需要重新被审视了。比如说股权分置改革可以设置为一个因子,但2010年以后,基本上所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都完成了,这个时候如果还坚持使用这个因子,效果肯定不好。当市场环境变化,或者投资者结构改变时,很多曾经存在的现象和规律有可能会随之改变。

  对小盘股行情,黎海威的理解是:“如果你理解小盘股行情背后的原因,以及海外经验会让你知道改革势在必行,那么你根本不会去依赖市值这个因子。”曾就职于量化鼻祖——BGI(巴克莱国际投资)的黎海威投资新兴市场的经验很丰富,“处于各种发展阶段的市场都研究过,路子比A股更粗犷的也做过,例如东欧、巴西、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土耳其等等。”

  理解变化,跟随变化,黎海威团队每年会对模型进行10%左右的更新,尽量让自身的模型独特一些,跟市场同行和竞争对手有一定差异化。从2013年建立的模型体系至今,模型已更新至少30%以上。“通过风险管理把比较优势放大,尽量回避劣势,争取在各种行情转化中取得相对稳定的业绩。其实大家做量化,都是要在风险、收益和交易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想法不一定差很多,但魔鬼就在细节中,因此区别也就在这里。”

  模型的更新基于对A股的研究。他以景顺长城量化投资团队的日常管理举例,基金管理只是冰山上面的一点,冰山下面有很多事情在做。“我们的基金经理或者研究员每年都要完成很多的研究项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方向,他们的日常工作跟读博士没什么本质区别。”黎海威表示。

  而有时候,花费巨大精力深入做的研究,不一定能转换成因子或者一种投资方法。即使没有直接成果,但能发现些特别的东西,黎海威认为也是很大的收获,可以在下一次做研究的时候避免大的陷阱。

  今年上半年,受困于“一九分化”的极端行情,资金集中化抱团,诸多量化模型似乎纷纷失灵。下半年伊始,随着中小创复苏,量化基金业绩整体开始逐渐回暖。

  然而观察到,在量化基金行业短短9个多月的“熊牛波动”中,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的量化基金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无论在任何时间段,都保持在同类前列。

  根据Wind数据,上半年主动型量化基金超过一半收益为负,平均收益为-0.72%,而景顺长城量化新动力上半年的收益是17.39%,排名同类第二。同期指数型量化基金的平均收益为3.89%,而景顺长城沪深300的表现是18.21%,排名同类首位,一骑绝尘。

  受益于中小创的复苏,今年以来截至9月22日,主动型量化基金的平均受益上浮到了3.95%,而景顺长城量化新动力已经收获了27.03%的收益。同期,指数型量化基金的平均收益上浮到了8.84%,而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已经跑出了24.99%的成绩。

  市场风格跌宕变幻,为何景顺长城旗下的量化基金可以做到处变不惊,面对波动始终稳如泰山?这其中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带着这样的好奇,专访了景顺长城基金量化投资总监黎海威。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基金分红排行 时间范围:
基金名称 分红次数 分红金额(元/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