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雨生表示,A股是比较有意思的市场,能够大概率产生超额收益的主要集中在相对来说估值比较合理的股票上。而他通过统计数据发现,20倍估值和50倍估值的股票,其成长性并没有本质差异。A股里仍然有很多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就在估值比较合理的成长股中,目前他们组合的很大一部分持仓就是估值比较合理的成长股。
冯雨生认为,虽然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但是也有结构性的泡沫,以前结构性泡沫主要出现在小市值股票上,而目前很多大股票也被炒得很高了。当然,大盘蓝筹仍然很有投资价值,结构性泡沫只是局部的现象。
目前市场提供smart β主动量化产品,如量化主题或者行业类型的量化基金,现在已经有了医疗量化、信息安全量化等,即在某个行业或某个主题里投资,且完全用量化手段来做。
“目前一个新的转变是,不仅依靠传统的事件研究或者海外的相关主题研究来获取超额收益,我们还会借助人工智能或者深度学习的东西,来捕捉可能用人比较难以寻找出来的投资机会。”冯雨生介绍,当前,金融领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业内不少量化团队都表示开始借用人工智能的力量来进行投资。人工智能提供了很强大的工具,比如有一些可以盈利的模式,用简单的信息模型很难捕捉,但是用人工智能或者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方法,就能够捕捉到投资机会。
在谈及我国量化基金与国外的不同时,冯雨生表示,A股本身交易比海外活跃得多,不少在国外效果并不好的因子在国内可能效果不错。当然,海外的模型不能直接套用到A股上,因为A股的异质性现象较严重,需要对A股做专门的测算。“A股与境外市场进行对比研究后,我们发现差异很大,在建模方面,很多因子是不一样的。”
|